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大发精准计划免费回血上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你见过越南的“左手撕契约,右手开绿灯”操作吗?这事儿放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上,简直是个奇葩。最近,越南电力公司(EVN)干了一件把外资新能源企业气到拍桌子的事:原本谈好的光伏电价直接砍成了一半,补贴还要追讨,理由居然是文件“缺失”!就在大家还没缓过神的时候,中越边境的货车却在疯狂运输光伏设备,仿佛毫不受影响。越南这波“混搭”风格,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?今天就来扒一扒,把这场新能源市场的大戏讲清楚。
---
**正文:**
**一、政策反转:合同变废纸,外资企业全傻眼**
今年3月,越南工贸部突然掀起一场新能源市场的“清算风暴”。以“建设完工验收文件缺失”为理由,对173个已并网的风光项目启动追溯审查。简直就是一场“政策屠刀”砍向外资企业。泰国的B.Grimm公司就撞上了这把刀,他们的16个电站被追讨5770万美元,还得接受电费回款暴跌47%的现实。企业的财务总监都快哭了:“当时建电站的时候,政府根本没要求这些文件啊!”
这还不算完,越南国家银行的数据揭露了一个更大的问题:因为电费拖欠,新能源企业的坏账规模已经飙升到78亿美元。这些企业不仅没钱维护设备,还因为效能下降被越南电力公司继续克扣费用。可以说,越南的新能源市场现在是一地鸡毛。5月22日,EVN更是直接放话:“要么接受砍下来的电价,要么滚出电网!”这操作太硬核,外资企业的抗议信飞到总理府都没用。河内直接告诉他们:规则我说了算。
**二、运输通道开了:越南的“双面人”操作**
就在新能源企业被政策折腾得焦头烂额的时候,中越边境却是另一幅景象。本月中旬,昆明综保区的货车载着光伏设备一路开往河内。因为新的跨境运输通道开通,这些设备的物流成本直接降了12%,正好帮企业对冲了越南电价暴跌的损失。
更有意思的是,在新能源政策急转弯的时候,越南还在加速引进中国的智慧电网技术。比如广宁省试点安装的云南产智能电表,直接把输配损耗从25%降到9%。这边砍外资的电价,那边借中国技术省钱,越南的“双面人”风格展露无遗。可能有人会问:越南到底想干嘛?其实答案很简单,他们既想靠中国技术优化电网,又想通过政策反转把财政危机甩锅给外资企业。这波操作看似聪明,但后果会很糟。
**三、后果显现:契约精神破裂,产业园空荡荡**
七八年前,越南用9.35美分的高电价吸引外资建设新能源项目,这本来是一种合理的后发国家策略。但如今局势变了,越南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,他们的心思也活了。于是才有了这场“电价换生存”的戏码。
然而,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前院长阮廷功早就警告过:破坏契约精神的代价是工业生产指数收缩、外资撤离加速。现在他的预言正在应验。根据最新数据,越南的工业增长率已经开始收缩,而一些外资企业也在考虑转移投资。比如泰资电站就通过中越新通道把库存组件转运到老挝。未来几年,当越南清点空荡荡的产业园时,可能才会意识到契约精神的重要性。毕竟,失去信任比失去资金更可怕。
---
**结语:**
越南这场新能源市场的“大戏”,看得人是哭笑不得。一边砍电价补贴,一边开通中国的运输通道,完全是左手砍鸡右手开门的操作。短期来看,越南确实通过“宰”外资企业缓解了财政压力,但长期来看,他们的产业生态正在面临断电的危险。契约精神的破裂不是一个国家能轻易承受的代价。你觉得,越南这波骚操作,真的是聪明还是愚蠢呢?
Powered by 大发精准计划免费回血上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